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本草纲目
本草经百种录
濒湖脉学
病名汇解
编注医学入门
补正辑光伤寒论
中医书籍
《圣济总录》
《孙文垣医案》
《孙真人海上方》
《宋本备急灸法》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实验动物科学》
知识杂集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
明代军事医学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
明代医学家传记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
中医药方子
加味核桃承气汤
加味桂乌汤
加味桂枝代粥汤
加味桂枝汤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加味桂苓甘露饮
中药材
山胡椒叶
山胡椒根
山胡萝卜
山脚麻
山腊梅
山臭草
查古籍
搜索
《医方论》 诃子饮
作者:
费伯雄
御米(去蒂,蜜炒)五分 诃子(去核)七分 干姜(炮)六分 橘红五分
上末,空心服。
粟壳、诃子,性皆寒涩,故用干姜、橘皮以通阳。此从桃花汤化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脉诀乳海》
作者:
未知
《脉诀刊误》
作者:
未知
《脉诀汇辨》
作者:
未知
《脉诀考证》
作者:
《脉象统类》
作者:
未知
《马培之医案》
作者:
《马王堆简帛》
作者:
《麻疹备要方论》
作者:
吴砚丞
御米(去蒂,蜜炒)五分 诃子(去核)七分 干姜(炮)六分 橘红五分
上末,空心服。
粟壳、诃子,性皆寒涩,故用干姜、橘皮以通阳。此从桃花汤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