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方考》 虫药总考

    作者: 吴昆

    昆按∶古方杀虫,如雷丸、贯众、干漆、蜡尘、百部、铅灰,皆其所常用也。有加附子、干姜者,壮正气也。加苦参、黄连者,虫得苦而安也。加乌梅、诃子者,虫得酸而软也。加藜芦、瓜蒂者,欲其带虫而吐也。加芫花、黑丑者,欲其带虫而下也。用雄黄、川椒、蛇床、樟脑、水银、槟榔者,治疥疮之虫也。用胡桐泪、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龋齿之虫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风癣之虫也。用青葙子、覆盆叶者,治九窍 蚀之虫也。用败鼓心、桃符板、虎粪骨、死人枕、獭爪、鹤骨者,驱瘵虫也。或用桃柳东南枝者,以其得天地春生夏长之气,而假之以为吾身之助也。或用吴茱萸东引根,或用酸石榴东引根,煎汤吞药者,一以此物亦能杀虫,一以东方者生物之始,诸虫受气之所也。东引根,能引诸药东行,夺其生生之气,乃伐根之斧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