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肉桂(一钱,去皮) 知母(炒) 当归(酒洗) 生地黄(酒洗) 白茯苓 泽泻 陈皮(各三钱) 白芍药(酒炒) 白术(炒) 人参 黄 (炙) 防风 羌活 独活 熟地黄 甘草(各一两) 柴胡(二两)
青白目翳者,此方主之。
阳不胜其阴,则生目翳。所谓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乃阴埃障日之象也。是方也,人参、黄 、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甘温益气之品也,固所以补阳。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辛温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补阳;知母、当归、生熟地黄、芍药、泽泻,虽曰养阴,亦所以济夫羌、防、柴、独,使不散其真阳耳,是亦所以补阳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热,热者火之象,可以散阴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盖眼者,肝木之窍,以故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