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半夏 槟榔 川归(各四分) 大黄(酒浸) 陈皮 杏仁 桂心 茯苓(各一钱) 甘草 附子 川芎(各五分) 枳壳 浓朴 吴茱萸(各一钱五分)
聚气在六腑,随其上下,发作有时,令人心腹 痛,攻刺腰胁,少腹 胀,大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上件皆六腑之病也。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积者五脏之邪,聚者六腑之病也。是方名曰散聚者,所以散六腑之聚气耳。盖中气之道,热则施张,施张弗聚也。寒则收引,收引则气斯聚矣。故桂心、附子、吴朱萸辛热之品也,半夏、陈皮辛温之品也,川芎、当归、杏仁辛润之品也。辛则能散聚,热则能壮气,温者能和中,润者能泽六腑。乃茯苓、甘草之甘平,可以使之益胃。而槟榔、枳壳、浓朴、大黄,则皆推陈之品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半夏 槟榔 川归(各四分) 大黄(酒浸) 陈皮 杏仁 桂心 茯苓(各一钱) 甘草 附子 川芎(各五分) 枳壳 浓朴 吴茱萸(各一钱五分)
聚气在六腑,随其上下,发作有时,令人心腹 痛,攻刺腰胁,少腹 胀,大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上件皆六腑之病也。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积者五脏之邪,聚者六腑之病也。是方名曰散聚者,所以散六腑之聚气耳。盖中气之道,热则施张,施张弗聚也。寒则收引,收引则气斯聚矣。故桂心、附子、吴朱萸辛热之品也,半夏、陈皮辛温之品也,川芎、当归、杏仁辛润之品也。辛则能散聚,热则能壮气,温者能和中,润者能泽六腑。乃茯苓、甘草之甘平,可以使之益胃。而槟榔、枳壳、浓朴、大黄,则皆推陈之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