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查古籍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以肥嫩黄牯牛肉三十斤,切成小片,去筋膜;取长流水煮糜烂,以布滤去渣滓,取净汁,再入锅内慢火熬至琥珀色,则成剂矣。令病者预先断肉食淡,前一日不食晚饭,设密屋一间,明亮不通风处行之。置秽桶瓦盆贮吐下之物,一瓷瓶盛所出之溺。令病者入室,以汁饮一杯,少时又饮一杯,积数十杯,寒月则重汤荡而饮之,任其吐利。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及在上复在下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活法而为之缓急多寡也。
视所出之物,必尽病根乃止。吐利后必渴甚,不得与汤,以所出之溺饮之,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荡涤余垢。行后倦怠觉饥,先与稠米饮,次与淡稀粥。三日后,方可与菜羹。调养半月或一月,自觉精神涣发,形体轻健,沉 悉能去矣。自后须忌牛肉数年。
丹溪云∶牛,坤土也。黄,土之色也。此以顺为性,而效法乎干以为功,牡之用也。肉者,胃之乐也,熟而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络,由肠胃而渗透肌肤毛窍爪甲,无不入也。积自非刮肠剖骨之神妙,可以铢两丸散,窥犯其藩墙户牖乎?肉液之泛溢,肠胃受之,其浓皆倍于前,有似乎肿。回薄曲折处,肉液充满流行,有如洪水泛涨,其浮槎陈朽,皆推逐荡漾,不可停留。在表者,因吐而汗,其清道者自吐而涌,浊道者自泄而去,凡属滞碍,一洗而尽。牛肉全重浓和顺之性,盎然涣然,润泽枯槁,补益虚损,宁无精神涣发之乐乎?正似武王克商,散财发粟,以赈殷人之仰望也。其方得于西域之至人,凡人于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也。
又尝与人书曰∶全在自饮轮回酒十数杯,以却逐余垢,迎接调匀,新宿营卫,使脏气肓膜生意敷畅,有脱胎换骨之功也。多嫌其秽,因致中辍,而功亏一篑。若非明物理造化者,其肯视为美酝良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