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释名」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
「气味」(根)苦、微温、无毒。
「主治」
刀伤、痈疡、折跌、能续筋骨。亦治妇女崩中漏血,破症结瘀血。
1、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气接不上、心头硬、乍寒乍热等)。用续断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3、打伤,闪了骨节。加续断叶捣烂敷伤处。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释名」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
「气味」(根)苦、微温、无毒。
「主治」
刀伤、痈疡、折跌、能续筋骨。亦治妇女崩中漏血,破症结瘀血。
1、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气接不上、心头硬、乍寒乍热等)。用续断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3、打伤,闪了骨节。加续断叶捣烂敷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