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则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顷沥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有脓汁。皆谓之耳。(久不瘥变成聋。)《集验方》云∶桃核中仁,熟冶,末,(热)或以裹塞耳,常用,良。
《效验方》云∶烧杏仁黄香塞耳。
又方∶黄连、矾石各二两,下筛,如枣核,吹纳耳中,立止。
《产经》云∶捣桂末,以鱼膏和,塞耳,不过三四日。
又方∶釜下灰吹入耳中,令入深,无苦即自丸出,良。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病源论》云∶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则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顷沥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有脓汁。皆谓之耳。(久不瘥变成聋。)《集验方》云∶桃核中仁,熟冶,末,(热)或以裹塞耳,常用,良。
《效验方》云∶烧杏仁黄香塞耳。
又方∶黄连、矾石各二两,下筛,如枣核,吹纳耳中,立止。
《产经》云∶捣桂末,以鱼膏和,塞耳,不过三四日。
又方∶釜下灰吹入耳中,令入深,无苦即自丸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