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腑脏热盛,热气冲发皮肤而外有风湿折,与血气相搏则生疮。其状∶初赤起,后乃生脓汁,随瘥随发。或生身体,或出头面,或身体头面皆有之者。
《千金方》云∶水银膏主之。(今按《极要方》号胡粉膏在头疮条。)《葛氏方》∶取儿父KT汁以浴之,勿令儿及母知也。
《范汪方》∶治小儿头疮面亦有疮,日月益甚方∶黄连赤小豆熬,分等作屑,和猪膏涂之。
《广利方》疗小儿面上忽生疮黄水土方∶黄连(末三分)胡粉(三分)甘草(一分,炙)三味,以猪脂和,以帛贴疮上,日一。
又方∶鲫鱼一头,烧作灰,和酱汁涂上。
《集验方》治少小面疮方∶丹茱萸叶,以东流水煮,以浴,良。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病源论》云∶腑脏热盛,热气冲发皮肤而外有风湿折,与血气相搏则生疮。其状∶初赤起,后乃生脓汁,随瘥随发。或生身体,或出头面,或身体头面皆有之者。
《千金方》云∶水银膏主之。(今按《极要方》号胡粉膏在头疮条。)《葛氏方》∶取儿父KT汁以浴之,勿令儿及母知也。
《范汪方》∶治小儿头疮面亦有疮,日月益甚方∶黄连赤小豆熬,分等作屑,和猪膏涂之。
《广利方》疗小儿面上忽生疮黄水土方∶黄连(末三分)胡粉(三分)甘草(一分,炙)三味,以猪脂和,以帛贴疮上,日一。
又方∶鲫鱼一头,烧作灰,和酱汁涂上。
《集验方》治少小面疮方∶丹茱萸叶,以东流水煮,以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