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查古籍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产经》云∶《湛(堪)余经》曰∶正月朔一营室,二月朔一日奎,三月朔一日胃,四月朔一日毕,五月朔一日井,六月朔一日柳,七月朔一日翼,八月朔一日角,九月朔一日氐,十月朔一日心,十一月朔一日斗,十二月朔一日女。
右件十二月,各从月朔起,数至月尽三十日止,视其日数则命月宿。假令正月七日所生人者,正月一日为室,二日为辟,三日为奎,四日为娄,五日为胃,六日为昴,七日为毕。
正月七日,月宿为在毕星也。又假令六月三日所生儿者,六月朔一日为柳,二日为星,三日为张,张即是其宿也。他皆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