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病源论》云∶妊身腹痛者,因风邪入于腑脏所成。
《葛氏方》云∶秤锤烧正赤,以着酒中,令三沸,出锤饮酒。
《集验方》云∶赤小豆,东向户中吞二七枚,良。
《产经》云∶葱白,当归,切,酒五升,煎取二升半,分再服。
《耆婆方》云∶熬盐令热,布裹与熨之,乃停。
《千金方》云∶生地黄三斤,捣绞取汁,酒一升,合煎减半,顿服。
又方∶烧车脂末,纳酒中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