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清经》云∶凡服药,药发动之时,即觉通身微肿或眼中泪下,或鼻内水流,或多呻吹,或喷,此等并是药觉触之候,宜勿怪也。可停服三五日,将息时以生熟汤浴之为佳,啖冷麦粥一两顿亦好,得平复以后,依前更服。每一日服药宜三,二日或三五日停服,并应自斟酌其力。
凡服丹,不意过度热闷,垂犯者宜急散发低头,以冷水三二升细细淋顶上,须臾便定。
若更不定者,依前更淋之。远不过用三五升即定。唯不得饮冷水,若大困者,亦可饮土浆,又可饮蓝汁鸡子汁,亦可合食三二口酢饭、葵菹若金石凌,凝雪膏及朴硝粉等,宜蜜水各一鸡子许,先和之,令相得,因以朴硝粉大称半两,又合搅相得,服之立解。又可食冷葵菹、猪肉、酢饭、黄连汁、葛汁、大小豆汁、米泔、米粉水。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大清经》云∶凡服药,药发动之时,即觉通身微肿或眼中泪下,或鼻内水流,或多呻吹,或喷,此等并是药觉触之候,宜勿怪也。可停服三五日,将息时以生熟汤浴之为佳,啖冷麦粥一两顿亦好,得平复以后,依前更服。每一日服药宜三,二日或三五日停服,并应自斟酌其力。
凡服丹,不意过度热闷,垂犯者宜急散发低头,以冷水三二升细细淋顶上,须臾便定。
若更不定者,依前更淋之。远不过用三五升即定。唯不得饮冷水,若大困者,亦可饮土浆,又可饮蓝汁鸡子汁,亦可合食三二口酢饭、葵菹若金石凌,凝雪膏及朴硝粉等,宜蜜水各一鸡子许,先和之,令相得,因以朴硝粉大称半两,又合搅相得,服之立解。又可食冷葵菹、猪肉、酢饭、黄连汁、葛汁、大小豆汁、米泔、米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