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心方》 治王烂疮方第八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病源论》云∶王烂疮者,由腑脏实热,皮肤虚而受风湿,风湿与热相搏,故初起作瘭浆,渐渐王烂,大汗流浸渍,故曰王烂也。亦名王灼疮,以其初作瘭浆,如汤火所灼也。又名洪烛疮,其初生如沸汤洒,作瘭浆赤烂如火烛,故名洪烛也。

    《葛氏方》治大人、小儿猝得王灼疮,一名疮,一名王烂疮,此疮初起作浆。似火疮,故以灼烂为名。

    烧牛屎,筛下以粉之。

    又方∶熬秫米令黄黑,捣以敷。

    又方∶煮小豆汁,纳鸡子,绞以洗之良。

    又方∶末黄连、胡粉,油和涂之。

    《短剧方》有洪烛疮,身上忽生瘭浆,如沸汤洒。剧者,竟头面,亦有胸胁腰腹通如火汤,瘭浆起者是也。治之法∶急宜服漏芦汤下之,外宜以升麻汤浴,但倍分多煮之,以浴KT之。其间敷升麻膏佳。

    若穷地无药者,但依治丹法,用单行草菜方也。(《千金方》同之。)《范汪方》治王烂疮方∶大麻子,大豆等苇桶中纳之,热炙蒸篇头,取汁涂疮上,再过愈。

    《僧深方》治王烂疮方∶胡粉(烧令黄)青木香龙骨滑石(各三两)上四物,冶筛毕,以粢粉一升和之,稍稍粉疮上,日四、五愈。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