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肌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葛氏方》治谷疸方∶茵陈蒿四两,水一斗,煮得六升,去滓,纳大黄二两,栀子二七枚,煮服二升,分三服,尿《僧深方》治谷疸发寒热,不可食。食即头眩,心中怫冒不安大茵陈汤方∶茵陈蒿(二两)黄柏(二两)大黄(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栀子(十四枚)黄连凡七物,切,水一斗,煮得三升,分三服。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病源论》云∶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肌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葛氏方》治谷疸方∶茵陈蒿四两,水一斗,煮得六升,去滓,纳大黄二两,栀子二七枚,煮服二升,分三服,尿《僧深方》治谷疸发寒热,不可食。食即头眩,心中怫冒不安大茵陈汤方∶茵陈蒿(二两)黄柏(二两)大黄(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栀子(十四枚)黄连凡七物,切,水一斗,煮得三升,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