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金方》消食断下丸,寒冷者常将之,方∶曲末(一升)大麦末(一升)吴茱萸(四两)三味,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
又云∶消食丸,主数年不能食方∶小麦(一升)干姜(四两)乌梅(四两)曲(一升)四味,蜜和服十丸,日再,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范汪方》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岁方∶茱萸(八合)生姜(一斤,切)硝石(一升)凡三物,清酒一升,水五合,煮令得四升,绞去滓,温饮二升,病即下去,勿复服也。
《葛氏方》治胃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乏、四肢弱、百疾因此牙生方∶薤白(一斤)枳实(三两)橘皮(一两)大枣(二十枚)粳米(二合)豉(七合)以水七升,先煮薤,得五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作之。
《广济方》疗冷气不能食及少气调中丸方∶人参(五两)茯苓(五两)甘草(五两)白术(五两)干姜(四两)捣,以蜜和丸,空腹温酒服如梧子三十丸,日二夜一,不饮酒,煮大枣饮下。
《录验方》治恶食人参汤方∶人参(四两)生姜(二斤)浓朴(二两)枳实(二两)甘草(二两)凡五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集验方》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一两)生姜(八两)小麦(一升)甘草(一两)桂心(一两)半夏凡八物,咀,以清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饮一升,日三。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千金方》消食断下丸,寒冷者常将之,方∶曲末(一升)大麦末(一升)吴茱萸(四两)三味,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
又云∶消食丸,主数年不能食方∶小麦(一升)干姜(四两)乌梅(四两)曲(一升)四味,蜜和服十丸,日再,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范汪方》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岁方∶茱萸(八合)生姜(一斤,切)硝石(一升)凡三物,清酒一升,水五合,煮令得四升,绞去滓,温饮二升,病即下去,勿复服也。
《葛氏方》治胃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乏、四肢弱、百疾因此牙生方∶薤白(一斤)枳实(三两)橘皮(一两)大枣(二十枚)粳米(二合)豉(七合)以水七升,先煮薤,得五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作之。
《广济方》疗冷气不能食及少气调中丸方∶人参(五两)茯苓(五两)甘草(五两)白术(五两)干姜(四两)捣,以蜜和丸,空腹温酒服如梧子三十丸,日二夜一,不饮酒,煮大枣饮下。
《录验方》治恶食人参汤方∶人参(四两)生姜(二斤)浓朴(二两)枳实(二两)甘草(二两)凡五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集验方》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一两)生姜(八两)小麦(一升)甘草(一两)桂心(一两)半夏凡八物,咀,以清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饮一升,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