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心方》 治大肠病方第十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病源论》云∶大肠气盛则为有余,则病肠内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腰背寒痹,挛(力大肠《千金方》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虚雷鸣相逐黄连补汤方∶黄连(四两)茯苓(三两)芎(三两)酸石榴皮(五具)地榆(五两)伏龙肝(鸡子大一六味,切,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伏龙肝屑,搅挠调,分三服。

    又云∶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生疮,生姜泄肠汤方∶宿姜(三两)橘皮(三两)大枣(十四枚)青竹茹(三两)生地黄(十两)桂心(一两)黄十一味,切,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师机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