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病源论》云∶手阳明之脉,入于齿。足太阳脉,有入于颊,遍于齿者。其经虚,风气客之亦曰风《养生方》云∶朝夕琢齿,齿不龋。
又云∶食必当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齿龋之。
《删繁方》云∶治齿龋方∶蜀椒(一两)矾石(半两)桂心〔一两(一方分等)〕凡三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细细漱口吐之。(今按∶《范汪方》以细辛代蜀椒。)《葛氏方》治龋齿方∶灸足外踝右三寸,随齿痛左右七壮。
又方∶鸡舌香置虫齿上,咋之。
又方∶取李枝,削取里白皮一把,以少水煮十沸。小冷含之。不过三,当吐虫长六七分,皆又方∶作竹针一枚,东向以钉柱,先咒曰∶冬多风寒,夏多暖暑,某甲病龋,七星北斗光鼓可《千金方》治龋齿方∶大酢一升,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虫出。
又方∶白杨叶,切,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含。
又云∶齿有孔,得食面肿方∶莽草七叶猪椒附根皮(长四寸者七枚)凡二味,以浆二升,煮得一升,适寒温,含满口,吐去《范汪方》治龋齿方∶有孔取细铁大小如孔中也,曲铁头,火烧令热,以纳孔中,不过四五《录验方》治龋齿方∶取丝杨柳细枝,除上皮取青皮,卷如梅李大;含嚼之含汁,渍齿根。
《医门方》治龋齿方∶以松脂捻令头尖,注孔中,虫当出也。
又方∶嚼薰陆香咽汁,立瘥。
《短剧方》治甘虫食齿根方∶伏龙肝置石上,着一撮盐须臾化为水,以展取,待凝浓,取又方∶皂荚去皮涂上,虫出。
又云∶治齿龋方∶腐棘针(二百枚,是枣树刺自朽落地者)凡一物,咀,以水二升,煎得一升,含漱出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