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目赤烂候。风热伤于目,则赤烂。其风热不去,故常烂赤,积年不瘥。
《葛氏方》治数十岁铁眼烂方∶摘胡叶中心一把,着中,以五升水煮之,小覆上,穿作孔目,临孔上痒痛,当饭顷泪出一二升,便瘥。
《千金方》治风眼烂方∶竹叶(四分)柏树白皮(六分)黄连(四分)上,并切,以水二升,煎取五六合,稍用滴眼又方∶三指撮盐置钱上,炭烧赤,投少醋中足淹钱,以绵沾汁注中。
《录验方》治烂神验方∶黄连干姜雄黄凡三物,分等为散,着,日二。
《治眼方》眼铁烂赤方∶淳苦酒(一升)大钱(二七枚)凡二物,烧钱令赤,投苦酒中,以着铜器中,覆头。着屋北阴地埋二十一日,出爆干,可丸又云∶治目风烂赤眵恒湿神明膏方∶蜀椒(一升半)吴茱萸(半升)术(五合)芎(五合)当归(五合)附子(十五枚,去皮)十物,咀,渍着苦酒中一宿,明旦内药膏中,微火上煎之,三上三下之。留定之冷乃上也痛向《医门方》疗目赤痛如刺,不得开,肝实热所致或障翳方∶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捣碎薄绵裹纳竹沥中一宿许。卧以沥点眼中,日数度,泪下即瘥。涩痛加大枣五颗。忌热面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病源论》云∶目赤烂候。风热伤于目,则赤烂。其风热不去,故常烂赤,积年不瘥。
《葛氏方》治数十岁铁眼烂方∶摘胡叶中心一把,着中,以五升水煮之,小覆上,穿作孔目,临孔上痒痛,当饭顷泪出一二升,便瘥。
《千金方》治风眼烂方∶竹叶(四分)柏树白皮(六分)黄连(四分)上,并切,以水二升,煎取五六合,稍用滴眼又方∶三指撮盐置钱上,炭烧赤,投少醋中足淹钱,以绵沾汁注中。
《录验方》治烂神验方∶黄连干姜雄黄凡三物,分等为散,着,日二。
《治眼方》眼铁烂赤方∶淳苦酒(一升)大钱(二七枚)凡二物,烧钱令赤,投苦酒中,以着铜器中,覆头。着屋北阴地埋二十一日,出爆干,可丸又云∶治目风烂赤眵恒湿神明膏方∶蜀椒(一升半)吴茱萸(半升)术(五合)芎(五合)当归(五合)附子(十五枚,去皮)十物,咀,渍着苦酒中一宿,明旦内药膏中,微火上煎之,三上三下之。留定之冷乃上也痛向《医门方》疗目赤痛如刺,不得开,肝实热所致或障翳方∶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捣碎薄绵裹纳竹沥中一宿许。卧以沥点眼中,日数度,泪下即瘥。涩痛加大枣五颗。忌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