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查古籍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伤损之证,胸腹痛闷者,多因跳跃、捶胸,闪挫、举重,劳役恚怒所致。
●其胸腹喜手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山栀。
●如畏手摸者,肝经血滞也,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桃仁、红花。
●若胸胁闷痛,发热晡热,肝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
●若胸胁闷痛,饮食少思,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柴、栀、丹皮。
●若胸腹胀满,饮食少思,肝脾气滞也,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芎、归。
●若胸腹不利,食少无寐,脾气郁结也,用加味归脾汤。
●若痰气不利,脾肺气滞也,用二陈汤加白术、芎、归、山栀、天麻、钩藤钩。
●如因过用风热之药,致肝血受伤,肝火益甚。
[10]或饮糖酒,则肾水益虚,脾火益炽。
[11]若用大黄、芍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少壮者,必成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
按、方剂:●加味归脾汤
黑栀一钱 牡丹皮一钱 人参一钱 黄耆(炙)一钱五分 白术(炒)
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枣仁(炒)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木香五分 远志(去心)八分 圆肉二钱 甘草(炙)五分并用姜、枣,水煎服。
●二陈汤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制)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引用姜,水煎服。
●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加味消遥汤俱见伤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