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或驰马坠伤,或行走错误,则后跟骨向前,脚尖向后,筋翻肉肿,疼痛不止:
·先用手法拨筋正骨,令其复位。
·再用竹板夹定跟骨,缚于□骨之上。
·三日后解缚视之,以枕支于足后,用手扶筋,再以手指点按其筋结之处,必令端平。
·内服正骨紫金丹,灸熨以定痛散,洗以海桐皮汤,常服健步虎潜丸
●若稍愈后,遽行劳动,致□骨之端,向里歪者,则内踝突出肿大;向外歪者,则外踝突出肿大,血脉瘀聚凝结,步履无力,足底欹斜,颇费调治,故必待气血通畅全复,始可行动。
按、方剂:●正骨紫金丹:见颠顶骨伤
●定痛散:见囟骨伤
●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
●健步虎潜丸:见胯骨伤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或驰马坠伤,或行走错误,则后跟骨向前,脚尖向后,筋翻肉肿,疼痛不止:
·先用手法拨筋正骨,令其复位。
·再用竹板夹定跟骨,缚于□骨之上。
·三日后解缚视之,以枕支于足后,用手扶筋,再以手指点按其筋结之处,必令端平。
·内服正骨紫金丹,灸熨以定痛散,洗以海桐皮汤,常服健步虎潜丸
●若稍愈后,遽行劳动,致□骨之端,向里歪者,则内踝突出肿大;向外歪者,则外踝突出肿大,血脉瘀聚凝结,步履无力,足底欹斜,颇费调治,故必待气血通畅全复,始可行动。
按、方剂:●正骨紫金丹:见颠顶骨伤
●定痛散:见囟骨伤
●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
●健步虎潜丸:见胯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