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循腘内廉阴股冲,环绕阴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逢,上贯膈里布胁肋,侠喉颃颡目系同,脉上颠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
注:●足厥阴肝经之脉,起于足大指聚毛之际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穴去内踝一寸,至于中封穴也。
●从中封穴循内联踝五寸,入于蠡沟穴也。
●从蠡沟上踝七寸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阴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曲泉穴也。
●从曲泉循股阴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中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循行期门穴,从期门内行,侠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颠也。
●其有一支者,不上会于颠,但从目下颊里环唇内。
●又一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以交手太阴肺经也。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循腘内廉阴股冲,环绕阴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逢,上贯膈里布胁肋,侠喉颃颡目系同,脉上颠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
注:●足厥阴肝经之脉,起于足大指聚毛之际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穴去内踝一寸,至于中封穴也。
●从中封穴循内联踝五寸,入于蠡沟穴也。
●从蠡沟上踝七寸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阴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曲泉穴也。
●从曲泉循股阴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中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循行期门穴,从期门内行,侠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颠也。
●其有一支者,不上会于颠,但从目下颊里环唇内。
●又一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以交手太阴肺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