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歌】乐疽肩前腋上生,骨缝开合凹陷中,坚如鹅卵痛入骨,包络血热气郁成。
【注】此证生于肩前腋之上,骨缝开合空凹陷中。初起如椒子,渐肿坚硬,大如鹅卵,按之疼痛入骨,属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其证届期溃破,出稠脓,肿消者顺;月余不溃,既溃,出清水,肿硬不退者逆。初宜服神授卫生汤,若恶风太过,倍加葱白汗之,次服托里透脓汤),溃迟者十全大补汤。溃后,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神授卫生汤(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方歌】乐疽肩前腋上生,骨缝开合凹陷中,坚如鹅卵痛入骨,包络血热气郁成。
【注】此证生于肩前腋之上,骨缝开合空凹陷中。初起如椒子,渐肿坚硬,大如鹅卵,按之疼痛入骨,属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其证届期溃破,出稠脓,肿消者顺;月余不溃,既溃,出清水,肿硬不退者逆。初宜服神授卫生汤,若恶风太过,倍加葱白汗之,次服托里透脓汤),溃迟者十全大补汤。溃后,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神授卫生汤(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