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方歌】丹毒肝脾热极生,肋上腰胯赤霞形,急宜砭出紫黑血,呕哕昏胀毒内攻。
【注】此证由肝、脾二经,热极生风所致,生于肋骨,延及腰胯,色赤如霞,游步如云,痛如火燎。急向赤肿周围,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片贴之(羊肉片亦可),其毒即可减半。初服双解贵金丸汗之,次服化斑解毒汤,投方
应病者顺;若呕哕昏溃,胸腹〔月真〕胀,遍身青紫者,则为毒气内攻属逆。
方剂:化斑解毒汤
组成:升麻石膏
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
人中黄黄连知母黑参(各一钱)
竹叶二十片,水一钟,煎八分服。
【方歌】化斑解毒热生风,致发丹毒云片红,升膏翘蒡中黄等,黄连知母黑参同。
又方:双解贵金丸(见肿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