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方歌】鬓疽三焦胆二经,证由欲怒火凝成,此经气多而血少、溃腐惟宜少见脓。
【注】此证发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于相火妄动,外受风热,更因性情急怒,欲念火生,凝结而成。此二经俱属气多血少,最难腐溃。更兼鬓角肌肉,浇薄不宜针灸,候其自溃。溃后不宜多见脓,脓多者过耗血液难敛。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解之,脓成者宜托里消毒散托之,外敷二味拔毒散。已溃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柴胡清肝汤
组成:柴胡生地(各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赤芍(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连翘(去心,二钱)
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黄芩(一钱)
生栀子(研)天花粉甘草节防风(各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柴胡清肝治怒证,宣血疏通解毒良,四物生用柴翘蒡,黄芩栀粉草节防。
又方:托里消毒散、二味拔毒散(俱见肿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