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儿在母腹血热蒸,生后不免遇风侵,遍体发出如粟米,此名瘙疹何须评。
[注]
瘙疹者,儿在胎中受母血热之气所蒸已久,及生后外遇凉风,以致遍身红点,如粟米之状,满月内见者,名为烂衣疮,百日内见者又名百日疮,末出痘疮之先见者,即名为瘙疹,调摄谨慎,不治自愈。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儿在母腹血热蒸,生后不免遇风侵,遍体发出如粟米,此名瘙疹何须评。
[注]
瘙疹者,儿在胎中受母血热之气所蒸已久,及生后外遇凉风,以致遍身红点,如粟米之状,满月内见者,名为烂衣疮,百日内见者又名百日疮,末出痘疮之先见者,即名为瘙疹,调摄谨慎,不治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