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血虚痘色多散漫,根窠淡白少鲜艳,芎归保元汤可投,参归鹿茸有奇验。
[注]
痘至成浆时,若气血交会,必有一血线紧附根下,如珍珠置于燕脂之上,粒粒光彩,此正形也,设平日气血虚弱,当灌浆时顶虽圆满,根下全无红晕,以芎归保元汤主之,虚甚者以参归鹿茸汤主之。
(芎归保元汤)人参甘草炙黄耆蜜炙当归酒洗川芎引用龙眼肉水煎服。
(方歌)
芎归保元治血虚,人参甘草共黄耆,酒洗当归川芎配,龙眼作引服无时。
(参归鹿茸汤)方见灌浆证治。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血虚痘色多散漫,根窠淡白少鲜艳,芎归保元汤可投,参归鹿茸有奇验。
[注]
痘至成浆时,若气血交会,必有一血线紧附根下,如珍珠置于燕脂之上,粒粒光彩,此正形也,设平日气血虚弱,当灌浆时顶虽圆满,根下全无红晕,以芎归保元汤主之,虚甚者以参归鹿茸汤主之。
(芎归保元汤)人参甘草炙黄耆蜜炙当归酒洗川芎引用龙眼肉水煎服。
(方歌)
芎归保元治血虚,人参甘草共黄耆,酒洗当归川芎配,龙眼作引服无时。
(参归鹿茸汤)方见灌浆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