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痘疮贯顶号蒙头,毒参阳位最可忧,形尖松肌通圣治,红肿如瓜药枉投。
[注]
头为诸阳之会,遍身稀疏而头独稠密者,名曰蒙头,此毒参阳位也,若痘形稍尖圆者,当以松肌通圣散治之,设头红肿如瓜,是为不治之证,即投药饵,终属无济。
(松肌通圣散)荆芥羌活牛蒡子炒研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查木通引加芦□芫荽水煎服。
(方歌)
松肌通圣药最灵,荆芥羌蒡共防风,紫草红花青归芍,地丁蜂房查木通。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痘疮贯顶号蒙头,毒参阳位最可忧,形尖松肌通圣治,红肿如瓜药枉投。
[注]
头为诸阳之会,遍身稀疏而头独稠密者,名曰蒙头,此毒参阳位也,若痘形稍尖圆者,当以松肌通圣散治之,设头红肿如瓜,是为不治之证,即投药饵,终属无济。
(松肌通圣散)荆芥羌活牛蒡子炒研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查木通引加芦□芫荽水煎服。
(方歌)
松肌通圣药最灵,荆芥羌蒡共防风,紫草红花青归芍,地丁蜂房查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