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灌浆浆清不按期,行迟收早总非宜,亮软根艳并水泡,不杂他证险可医。
[注]
痘当灌浆之时,浆清不浓,及不按期而浆行迟者,皆气血虚也,浆行收早者,是毒热盛也,软薄者,谓痘皮不能坚实,恐其易于损破,则气泄而浆虽成也,根艳者,谓痘根赤艳,热在血分,毒未尽化也,水泡者,水泡夹杂于痘中,盖因脾虚多湿也,此皆险证,若不夹杂他证,虽险亦可医也。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灌浆浆清不按期,行迟收早总非宜,亮软根艳并水泡,不杂他证险可医。
[注]
痘当灌浆之时,浆清不浓,及不按期而浆行迟者,皆气血虚也,浆行收早者,是毒热盛也,软薄者,谓痘皮不能坚实,恐其易于损破,则气泄而浆虽成也,根艳者,谓痘根赤艳,热在血分,毒未尽化也,水泡者,水泡夹杂于痘中,盖因脾虚多湿也,此皆险证,若不夹杂他证,虽险亦可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