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宗金鉴》 阴水

    作者: 吴谦

    阴水便利不烦热,须服实脾肾气丸,若服温补俱无验,攻补兼施病始痊。

    [注]

    阴水者,因脾肾虚弱也,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主水,以致外泛作肿内停作胀,若二便不实,身不热心不烦者,宜用实脾散,金匮肾气丸,若服温补之药而无效验者,则是虚中有实也,欲投攻下之剂,恐小儿难堪,若不攻之,又岂可坐以待毙,须攻补兼施,或一补一攻,或三补一攻,或九补一攻,审其进退,俟有可攻之机,以意消息,药与元气相当,始能逐邪而不伤正也,必须忌盐酱百日,方可收功。

    (实脾散)草果仁研大腹皮木瓜木香研厚朴姜炒干姜附子制白术土炒茯苓甘草炙以上引用枣二枚,水煎服。

    (方歌)

    实脾散治阴水肿,草叶大腹木瓜香,厚朴姜附术苓草,虚者仍兼肾气方。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一两山药八钱炒山茱萸八钱牡丹皮五钱茯苓一两泽泻五钱 肉桂五钱淡附子五钱车前子五钱牛膝八钱

    以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钱半,白滚水送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