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寒伤久痢藏虚寒,肠呜切痛实难堪,面唇青自喜饮热,理中养藏效通仙。
[注]
寒痢者,寒冷伤胃,久痢不已,或藏气本虚,复为风冷所乘,伤于肠胃,故痢时肠鸣切痛,面唇青白,口虽渴,喜饮热,此里寒虚之证也,初宜理中汤,久则真人养藏汤治之,寒得温散而证愈矣。
(理中汤)方见不乳。
(真人养藏汤)人参白术土炒木香煨当归土炒白芍炒肉桂甘草炙罂粟壳蜜炙诃子肉面煨去核肉果煨引用乌梅水煎服。
(方歌)
寒痢须用养藏汤,人参白术广木香,归芍肉桂炙甘草,粟壳诃之肉果良。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寒伤久痢藏虚寒,肠呜切痛实难堪,面唇青自喜饮热,理中养藏效通仙。
[注]
寒痢者,寒冷伤胃,久痢不已,或藏气本虚,复为风冷所乘,伤于肠胃,故痢时肠鸣切痛,面唇青白,口虽渴,喜饮热,此里寒虚之证也,初宜理中汤,久则真人养藏汤治之,寒得温散而证愈矣。
(理中汤)方见不乳。
(真人养藏汤)人参白术土炒木香煨当归土炒白芍炒肉桂甘草炙罂粟壳蜜炙诃子肉面煨去核肉果煨引用乌梅水煎服。
(方歌)
寒痢须用养藏汤,人参白术广木香,归芍肉桂炙甘草,粟壳诃之肉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