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宗金鉴》 心疳

    作者: 吴谦

    心疳面赤脉络赤,壮热有汗时烦惊,咬牙弄舌口燥渴,口舌生疮小便红,胸膈满闷喜伏卧,懒食干瘦吐利频,泻心导赤珍珠治,茯神调理可收功。

    [注]

    心属火,色赤主血脉,故心疳则见面红目脉络赤,壮热有汗,时时惊烦,咬牙弄舌,口舌干燥,渴饮生疮,小便红赤,胸膈满闷,睡喜伏卧,懒食干瘦,或吐或利也,热盛者,泻心导赤汤主之,热盛兼惊者,珍珠散主之,病久心虚者,茯神汤调理之。

    (泻心导赤汤)方见木舌。

    (珍珠散)珍珠三钱麦冬五钱去心天竺黄三钱金箔二十五片牛黄一钱胡黄连三钱生甘草二钱羚羊角大黄当归各三钱朱砂二钱雄黄一钱茯神五钱犀角三钱以上细末,每五分,茵陈汤调服(茯神汤)茯神 当归 炙甘草 人参 引用龙眼肉水煎服 烦热者加麦冬(方歌)

    茯神汤内用茯神,当归甘草共人参,若是烦热麦冬入,清补兼施功最纯。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