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半夏

    作者: 张宗祥

    主治消痰。止呕。开郁。下肺气。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反胃。霍乱。转筋。痰厥。半夏丸每服十丸。姜汤下。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及风痰呕吐恶心。半夏生姜大黄汤。

    夏浓朴苓泽红花苏木各五厘。桃仁七个。昆布少许。水二钟煎至一钟服。治妇人中脘痞满。恶心呕逆。

    一切郁证。初起之属寒属实者。半夏茯苓汤。半夏一两二钱五分。赤茯苓熟地各七钱五分。

    橘红细辛紫苏人参芍药川芎桔梗甘草各五钱。咀。每服五钱。加生姜七片。水煎服。治妊娠心烦眩晕。恶闻食气。好食盐酸恶寒汗出。多卧少起。百节烦疼。羸瘦多痰。若有客热烦渴口疮去橘红细辛。加前胡知母各七钱五分。腹冷下痢。去地黄。加桂心(炒)五钱。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赤涩。去地黄。加大黄七钱五分黄芩二钱五分。半夏茯神散。半夏茯苓各一两二钱。天麻(煨)胆星远志肉酸枣仁(炒)广皮乌药木香礞石()各八钱。研末。每服三钱。冰一钟煎数沸加生姜汁数匙。空腹和滓服。治癫妄初病。神气未衰者。半夏散。半夏桂各七钱五分。赤茯苓人参陈皮前胡槟榔各一两。紫苏叶一两五钱。咀。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半。加生姜七片。淡竹茹二钱。煎至七分去滓服。治香港脚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饮食。半夏汤。半夏二两五钱。栝蒌实一枚。薤白二合。锉片。每服五钱。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至一钟。去滓食前服。日三次。治胸痹心下坚痞急痛彻背。短气烦促自汗出。半夏温肺半夏(制)旋复花人参细辛桂心甘草陈皮桔梗白芍各五钱。赤茯苓七钱五分。咀。每服四钱。

    加生姜三五片。水煎食后服。治胃气虚寒痰饮内阻胸腹气冷口吐清水。咳嗽嗜杂胁肋欲饮食。脉象迟弦沉细者。按此实胃药。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