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1。往来寒热胸胁满,脉弦目眩而耳聋,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少阳经,或渴或咳身微热,或胁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呕尿不利,舌胎滑白小柴宗。
【注】脉弦,谓少阳病脉也。往来寒热胸胁满,目眩耳聋,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少阳经主证也。或渴,或咳身微热,或胁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呕,尿不利,舌胎滑白者,皆少阳或有之证也。均宜小柴胡汤主之,随证加减治之可也。详少阳篇。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11。往来寒热胸胁满,脉弦目眩而耳聋,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少阳经,或渴或咳身微热,或胁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呕尿不利,舌胎滑白小柴宗。
【注】脉弦,谓少阳病脉也。往来寒热胸胁满,目眩耳聋,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少阳经主证也。或渴,或咳身微热,或胁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呕,尿不利,舌胎滑白者,皆少阳或有之证也。均宜小柴胡汤主之,随证加减治之可也。详少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