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简要方》 砂

    作者: 张宗祥

    成分为氯化钙。多产于火山旁及烧过之锻石圹中。

    主治。荡积。破瘀止痛。疗积痢喉痹。反胃。

    砂丸。砂一钱。(研)木香沉香巴豆肉各一两。青皮二两。铜青五钱。(研)先以木香沉香青皮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去巴豆。研为细末。入砂铜青研匀。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七至十丸。空心食前盐汤下。日二三次。能通气滞。泻症结。

    又方。砂芒硝各一两。当归雄黄桂心各五钱。大黄(炮)三棱各二两。研末。米醋一碗熬大黄末为膏。次入余药。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腹温酒下。渐加至二十丸。以利下恶物为度。治妇人疝瘕。及瘀血在脏。腹胁攻痛。

    又方。砂木香各三钱。黑附子二枚。各重五钱以上。正坐妥者。炮制去皮脐。剜作瓮子。破故纸(隔纸微炒)荜茇各一两。先以砂研末。水一盏续续化开。纳瓮内。火上熬干。

    研末。置附子瓮内。用剜出附子末填盖口上。复和成白面裹之。约半指浓。慢炭火烧至黄色。

    去面。同木香等药研为细末。用原裹附子熟黄面为末。醋煮米糊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三十丸。生姜汤下。治积块癖。一切凝滞。

    砂膏。槐杏桃柳桑。嫩枝各三尺。浸麻油十斤中。三日再入栀子六百个。穿山甲六两。

    童子发(盐水洗)四两。慢火煎枯去渣。纳飞黄丹一百两。收成膏。候微温。再入沉香(身上熨燥不见火)儿茶各二两。血竭三两。琥珀象皮(切片微炒)各一两。冰片麝香各五钱。

    砂四两。共研极细末。和入膏内搅匀。用时热水炖化。忌火。功用去瘀软坚消肿止痛。治痈疽发背。对口。痰核瘰乳疖。流注。无名肿毒。未成能消。已成能溃。

更多中医书籍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
  •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