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集成》 六经见证加药

    太阳证,顶背腰臀加羌活、川芎、藁本;外臁足踹加防己、黄芩。

    阳明证,额前眉眶加葛根、升麻;胸乳牙龈加白芷、石膏。

    少阳证,左右头角加川芎、黄芩;耳前两胁加柴胡、青皮。

    太阴证,中脘四肢加桂枝、白芍;两手足肘加防风、升麻。

    少阴证,脐腹手足心加桂枝、木通;足跟内臁加黄连、独活。

    厥阴证,头顶小腹加白芍、柴胡;男女阴器加黄连、胆草。

    总之,上部加川芎,中部加杜仲,下部加牛膝,手加桂枝,此系一定不移之法。

    三仙丹:治一切疮痈久烂或有虫不能收口,至杨梅大疮,及下身诸毒,尤为奇效。水银、白矾、牙硝各一两,此药三味,乃诸丹之本也。升成、加麝香各二分、洋片各二分,同研,名为五宝丹。再加辰砂三钱,朱砂、银朱、珍珠扫粉、青黛各五钱,名为万金丹,功效尤速。

    升丹法:择吉日,于净地无风处,用小铁耳锅洗净,先将硝矾研匀放锅底,后放水银在中心。择坚厚磁碗,用火烘热,姜汁涂搽内外数次,拭净,外用盐泥扎缝,再用河沙半干者盖之,以盖尽碗底,沙与锅平为准。下用小泥灶搁锅,白炭五六斤烧之,火候先小,中大,终小。碗底放米四五十粒,燃香三炷,视米黄黑色,退火,移锅别处,俟冷一夜,去沙泥扫净,轻轻起碗,丹尽升于其中,刮下兑前所加诸药,研极细,磁瓶盛之,蜡封口,勿泄气。用时用浓茶洗患处,棉花涂丹撒之,多寡随宜。丹底治疳痒诸疮,勿弃。

    从上降下法:亦用前三味,加早矾、锅巴盐各一两,用倾银罐子硝烧不破者装药,水银放中,炭火架井字样,熔化,看白烟起圈,便结胎矣。拈起,将罐覆磁盘上,盐泥封固罐口,以盘坐水盆中,四周用瓦片斜铺盖盘口,炭火烧罐底,先武后文,以炭烬为度,俟冷揭开,其丹降在盘内,刮下,收贮听用,此丹能化提脓,如硬结瘰疬不破者,磁针刺出血,饭和丹,研成鼠屎样,按入,外以膏药封之,其恶肉自溃腐。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