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集成》 舌辨阴阳水枯三证

    阴证舌黑,为少阴中寒,真阳遭其埋没,不能熏腾津液,以致舌胎干黑,芒刺满口,法当驱阴救阳,阳回则津回。方用芪、术、砂、半、姜、附、故纸、肉桂。其证必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此辨阴症十六字诀。

    阳证舌黑,为阳明火旺,烁干津液,以致舌胎干黑,芒刺满口,法当驱阳救阴,阴回则津回。方用白虎承气诸法,斟酌选用。其证必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此辨阳症十六字诀。

    阴阳证外有水枯一证,不得其法,无由分认。舌胎灰黑,间生芒刺,动生津液,常喜茶水,饮之不多,此为真水枯竭,饮水自救,法宜六味地黄汤或八仙长寿丸。

更多中医书籍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