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集成》 六脉真辨

    脉法所言,浮为表、沉为里;迟为寒,数为热;微细为虚,弦强为实,是故然矣。然疑似中尤有真辨,不可不察。如浮虽属表,而凡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脉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言表。沉虽属里,而凡表邪初感,寒束皮毛,脉不能达,脉必沉紧,是沉不可概言里。迟虽为寒,凡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概言寒。数虽为热,而真热者未必数。凡虚损之证,阴阳俱困,气血张皇,虚甚者数必甚,是数不可概言热。虚与微细相类,凡痛极气闭,营卫壅滞不通,脉必伏匿,是伏不可概言虚。实与弦强相类,而真阴胃气大亏,及阴阳关格等证,脉必豁大而弦强,是强不可概言实。凡此六脉,临证者必反复推求,庶无误矣。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周扬俊
  • 作者:
    元简
  •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