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衷中参西录》 3.胃脘疼闷

    作者: 张锡纯

    天津徐氏妇,年近三旬,得胃脘疼闷证。

    病因本南方人,久居北方,远怀乡里,归宁不得,常起忧思,因得斯证。

    证候中焦气化凝郁,饮食停滞艰于下行,时欲呃逆,又苦不能上达,甚则蓄极绵绵作疼。

    其初病时,惟觉气分不舒,服药治疗三年,病益加剧,且身形亦渐羸弱,呼吸短气,口无津液,时常作渴,大便时常干燥,其脉左右皆弦细,右脉又兼有牢意。

    诊断《内经》谓脾主思,此证乃过思伤脾以致脾不升胃不降也。为其脾气不上升,是以口无津液,呃逆不能上达;为其胃气不降,是以饮食停滞,大便干燥。治之者当调养其脾胃,俾还其脾升胃降之常,则中焦气化舒畅,疼胀自愈,饮食加多而诸病自除矣。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八钱) 生箭 (三钱)生鸡内金(三钱黄色的捣) 生麦芽(三钱) 玄参(三钱) 天花粉(三钱)天冬(三钱) 生杭芍(二钱) 桂枝尖(钱半)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掰开)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此方以山药、枸杞、黄 、姜、枣培养中焦气化,以麦芽升脾(麦芽生用善升),以鸡内金降胃(鸡内金生用善降),以桂枝升脾兼以降胃(气之当升者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又用玄参,花粉诸药,以调剂姜、桂、黄 之温热,则药性归于和平,可以久服无弊。

    复诊将药连服五剂,诸病皆大轻减,而胃疼仍未脱然,右脉仍有牢意。度其疼处当有瘀血凝滞,拟再于升降气化药中加消瘀血之品。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八钱) 生箭 (三钱) 玄参(三钱)天花粉(三钱)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生杭芍(二钱) 桃仁(二钱去皮炒捣) 广三七(二钱轧细)

    药共十味,将前九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将药连服四剂,胃中安然不疼,诸病皆愈,身形渐强壮。脉象已如常人,将原方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