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统计学》 一、正常值范围的意义

    正常人体的解剖、生理、生化、心理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称正常值范围,简称正常值。如成人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mm3。以一定数量“正常人”为样本,观察某个或几个变量,根据所得样本数据,推论总体中变量值的范围,称正常值范围估计。一些与人体有关的外界环境如噪音强度、粉尘浓度、昆虫密度、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在某一地域、某段时期内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某病患者在病程的某段时期内,某种检验结果亦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虽然这些范围不一定是正常的,有的超过了卫生标准或正常值,但若从样本数据估计总体中变量值的范围来说,那么也可以用本章的估计方法,得出的波动范围可称为个体值范围。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
  • 作者:
    朱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