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查古籍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山草)和中止嗽消渴
荠 (专入肺脾)。即甜桔梗。似人参而体虚无心。似桔梗而味甘不苦。按据诸书有因味甘。载能和中止嗽消渴。然力专主。以毒性急迫。甘以和之故也。观葛洪肘后方云。一药而解众毒者。惟荠 汁浓饮一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药在诸药中。毒皆自解也。又张朝野佥载云。名医言虎中药箭。食清泥而解。野猪中药箭。 荠 而食。物犹知。何况于人乎?观此洵为之最。且更能治强中精出。消渴之后。发为痈疽之症。(千金有荠丸。猪肾荠 汤方。)亦以取其清热之功。无他义耳。(荠 丸。用荠 大豆茯神磁石栝蒌根熟地黄地骨皮玄参石斛鹿茸各一两。人参沉香各半两。为末。以猪肚洗净煮烂。杵和为丸。空心盐汤下。猪肾荠 汤。用猪肾一具。荠 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栝蒌根甘草各二两。黑大豆一升。水一斗半。先煮猪肾大豆。取汁一斗。去滓。下药再煮三升。分三服。后人名为石子荠 汤。)但市肆多取此苗以乱人参。(又有取此作为党参者。其性即属荠 。)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