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痘发热

    作者: 楼英

    〔丹〕胡宅痘疮发热,此血少有余毒也。

    陈皮 白术 归身 白芍药(各三钱) 牛蒡子(研破,炒,二钱) 木通 犀角 生甘节 川芎(各一钱半)

    分六帖,水盏半,煎。食前稍热,服。

    〔《活》〕连翘散治一切热,兼治疮疹如神。

    连翘 防风 栀子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水煎服。(海藏云∶治热在外而不厥,此少阳药也。)

    易老云∶凉膈去大黄、芒硝者,能解六经中热。此不惟解热,治小儿 疹热候,亦使发之。则本药与防风、荆芥二物各半,白水煎服。

    〔河〕栀子金花丸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炒。各等分)

    上末,滴水丸如豆子大,每服五丸,白汤下。

    〔钱〕三黄丸治诸热。

    黄芩(半两) 大黄(煨) 黄连(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食后米饮送下。

    上钱氏云∶有小热者解毒。海藏谓解毒者,三黄丸、金花丸之类是也。

    四圣散(方见出不快。) 海藏紫草木通汤(方见同上。) 导赤散(方见治虚实。) 八正散(方见淋部。)

    〔丹〕有初起烦躁谵语,狂渴引饮,若饮水则后来靥不齐,急以凉药解其标,如益元散之类可用。

    上五方,利小便退热之剂。钱氏云∶有大热者利小便。又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小便,盖此用导赤散之类是也。

    〔钱〕宣风散

    槟榔(两个) 陈皮 甘草(各半两) 牵牛(四两,生半熟半)

    上为细末,三二岁蜜汤调下五分,以上一钱,食前。易老加防风。

    〔云〕通膈丸利上下气血药也。

    大黄 牵牛 木通(各等分)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粟粒大。每服三五十丸,量儿大小虚实加减。

    上钱氏云∶有大热,利小便,不瘥者,宜宣风下之。

    〔子和〕蔡河有舟师,偶见败蒲一束,沿流而下。渐泊舟次,似闻啼声而微,开视之,惊见一儿,四五岁许,疮 周匝,密不容隙,两目皎然,饥而索食,因以粥食之。其妻怒曰∶自家儿女多,惹疮传染奈何?私料蔡河流缓,必不远,持儿一鞋逆流而上,遍问皆曰无此儿。行二十里,又至一村落。舟师呼于市曰∶有儿年状如许疮 ,死弃河中,今复活。忽酒邸中有人出,曰∶我某村某人也,儿四五岁,死于疮 。舟师出其鞋,其人泣曰∶是吾儿也。奔往视,惊见儿活,流涕拜谢舟师,抱儿归,今二十余矣。此儿本死,得水而生,第未谂其疮 之疾,寒耶热耶。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美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张骥
  • 作者:
    周学海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