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自汗

    作者: 楼英

    〔钱〕治病有等∶张氏三子病,大者汗遍身,次者上至顶下至胸,小者但额有汗,众医以麦煎散治之不效。钱曰∶大者与香瓜丸,次者与益脾散,小者与石膏汤。各五日而愈。

    香瓜丸

    胡黄连 大黄瓜(黄色者,一个) 大黄(湿纸裹,煨) 柴胡(去芦) 鳖甲(醋炙黄)黄柏 黄连 芦荟 青皮(各等分)

    上除黄瓜外,同为细末,将黄瓜割其头,填入诸药至满,却盖口,用杖子插定,火内煨熟,将黄瓜及药同用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丸,食后冷浆或新水下,大者五七丸,不过十丸。

    胃怯,汗上至顶,下至脐,此胃虚,当补胃,益黄散主之。

    〔钱〕六阳虚,汗上至顶不过胸也,不须治之。喜汗,浓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