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上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 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及其传化乘除,千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上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 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及其传化乘除,千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