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摘粹》 霍乱

    作者: 未知

    〔霍乱提纲〕 食寒饮冷感风寒,吐利交加总不安,木气失荣筋更转,温脾暖肾治何难。

    五苓证

    (方见伤寒) 头疼身痛力难支,热渴频思饮水时。霍乱已成何药治,扶阳利湿五苓宜。

    理中丸

    (证附) 霍乱寒多不饮时,理中丸用效神奇。参姜术草能温补,吐利交加并可医。

    四逆证

    (方见伤寒) 吐逆适当汗出时,恶寒发热病弥危,四肢厥冷还拘急,附子姜甘却可医。

    茯苓四逆证

    (方见伤寒) 肢厥脉微吐泄时,腹中疼痛力难支,真阳已败脾初陷,汤用茯苓四逆宜。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证附) 吐利俱停汗出初,四肢拘急不能舒,姜甘附子加猪胆,扶起残阳病可除。

    四逆加人参汤

    (证附) 恶寒脉象尚微和,利止旋惊亡血多,四逆加参真入妙,温中益气病能瘥。

    桂枝证

    (方见伤寒) 当时吐利病全休,惟觉身中痛尚留,此是表寒仍未解,桂枝汤用效堪收。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