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摘粹》 脚气

    作者: 未知

    〔香港脚提纲〕 风寒暑湿外邪侵,香港脚发时痛不禁,初病无非从足起,渐由小腹上攻心。

    鸡鸣散

    (证附) 脚肿如因湿气伤,浸淫滋水或生疮,木瓜苏叶吴萸用,桔梗槟榔合橘姜。

    四物加味证

    香港脚属干不肿时,顽麻挛急总非宜,或兼纵缓情尤重,湿盛血虚治莫迟。

    四物加味汤

    地芍芎归四物汤,再加膝泽佐偏良,更增独活兼苍术,香港脚能医是妙方。

    乌头汤

    (证附) 香港脚攻心不得安,再加疼痛屈伸难,乌头麻芍兼 草,纳蜜同煎是妙丹。

    八味肾气证

    小腹居然觉不仁,喘兼上气岂无因,攻心香港脚将成病,八味为丸取效神。

    八味肾气丸

    山药山萸并可施,泽苓熟地与丹皮,再增桂附扶阳气,炼蜜为丸效更奇。

    矾石汤

    (证附) 冲心香港脚不安康,湿毒消除有妙方,治法须将矾石用,煎汤浸足效偏良。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龚廷贤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东轩居士
  •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