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学摘粹》 补气类

    作者: 未知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益胃助脾。理中止渴。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熟用温润,生用清润。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浓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剂气血之灵丹。上行用头,下行用稍,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泄火而消满,熟用去皮蜜炙。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

    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令其旋补而旋行,庶美善而无弊矣。产于潜者佳,选坚白肥鲜者,泔浸切片,盘盛,隔布上下铺湿米,蒸至米烂晒干用。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疾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凡一切疮疡,总忌内陷,悉宜黄 。蜜炙用。生用微凉,清表敛汗宜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斋
  • 作者:
    雪岩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