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风者,中虚而受外感也。其人肺经素有湿气,一旦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鼻流清涕,时出嚏喷,或三五日,或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从口鼻出,肺尚无伤,若不出即肺伤而死矣。勿以病浅而忽之也。以紫苏姜苓汤主之。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橘皮(三钱) 砂仁(二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伤风者,中虚而受外感也。其人肺经素有湿气,一旦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鼻流清涕,时出嚏喷,或三五日,或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从口鼻出,肺尚无伤,若不出即肺伤而死矣。勿以病浅而忽之也。以紫苏姜苓汤主之。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橘皮(三钱) 砂仁(二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