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按此证乃寒积于中,热越于外,寒为真寒,热乃假热,故以表热里寒证属之。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一钱生用) 水煎服。面赤者加连须葱三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三钱,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二钱,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钱。按寒凝于内,热郁于外,此乃阴盛格阳,温里即所以达表,故用姜甘温中而培土,附子暖下而回阳也。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按此证乃寒积于中,热越于外,寒为真寒,热乃假热,故以表热里寒证属之。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一钱生用) 水煎服。面赤者加连须葱三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三钱,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二钱,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钱。按寒凝于内,热郁于外,此乃阴盛格阳,温里即所以达表,故用姜甘温中而培土,附子暖下而回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