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求真》 白蔹

    作者: 黄宫绣

    (蔓草)散肝脾湿热内结

    白蔹(专入肝脾)。敷肿疮疡。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久为外科所用要药。然目赤惊痫。温疟阴肿。滞下淋浊失精。金疮生血。凡因湿热湿毒而成者。何一不可以为内科之用。如金匮薯蓣丸。用此以解风气百疾蕴蓄。(张璐曰。其汤全以桂枝汤和营散邪。合理中汤兼理药误。君以薯蓣。大理脾肺。毫不及乎补益肾肝。)又书载同地肤子。则可以治淋浊失精。同白芨则可以敛金疮失血。(故曰血饮。)同甘草则可以解野狼毒之毒。岂尽痈肿解毒而已哉?但此味辛(入肺)主散。味苦主降。味甘主缓。故止可以散结解热。若胃气虚弱。痈疽已溃者。均非所宜。蔓赤茎有五叶。根如卵。长有三五枚同窠。皮黑肉白。代赭石为使。反乌头。色赤为赤蔹。功用皆同。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
  • 作者:
    张锡纯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