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暗示就是不明白表示的意思。受暗示性一个从不加分析、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借助言语、手势、表情等所表达的内容并赋予一定的意义而引起一定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暗示究竟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还没有研究得十分清楚。巴甫洛夫提出:“词,由于成年人过去全部的生活经验,与那些达到大脑半球的一切外来和内在的刺激相联系着,并随时成为这些刺激的信号,随时代替这些刺激,因此也能随时对机体引起那些刺激所能引起的行为和反应。由此可见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的、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词(言语)传入脑内能对心理和生理过程起巨大作用,这一作用如果被清楚地意识到就是明示作用,如果未被清楚地意识到就是暗示作用。因此暗示性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属性。一个暗示性比较强的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可以引起广泛的联想过程,如治疗者的言语、表情或行为都能对他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引起机体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从而收到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