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书云∶用膏贴顶上,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以成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根脚,不令展开。其作三层敷围法,第一层,用乌金膏贴疮头,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疮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芙蓉膏围之。然予尝用万全膏,遍敷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处自溃,竟收全功。可见膏药之妙矣。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书云∶用膏贴顶上,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以成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根脚,不令展开。其作三层敷围法,第一层,用乌金膏贴疮头,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疮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芙蓉膏围之。然予尝用万全膏,遍敷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处自溃,竟收全功。可见膏药之妙矣。